fun88乐天堂

行业聚焦

当前位置:首页 资讯中心行业聚焦

报刊业“十二五”时期发展规划解读(上)

来源:fun88乐天堂传媒| 发布时间:2011-07-06 | 浏览量:

  在国家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一个月后,4月20日,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《新闻出版业“十二五”时期发展规划》。与以前的规划不同的是,该规划新增加了11个专项规划,《报刊业“十二五”时期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作为11个专项规划之一,首次发布,引起业界广泛关注。《规划》既有方针原则,又有具体目标,字里行间传达出重要的政策信息,指明了未来5年报刊业发展的方向,值得业内人士认真解读。

  首次规划,意义重大

  在编制《新闻出版业“十二五”时期发展规划》过程中,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明确指出,“十二五”规划是中国走向2020年关键阶段的行动纲领,科学编制、战略决策,意义十分重大。务必要用精兵骁将,集中全行业的智慧完成好,使其具有科学性、全局性、前瞻性、实践性。《规划》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。

  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国报刊业取得了巨大成就,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,新出台的报刊业发展规划,其制定的方针就是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,为报刊业在“十二五” 期间的发展指明方向。《规划》明确提出,要提升主流报刊的舆论引导能力,把握话语主动权;坚持转变发展方式,优化报刊产业结构;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,深化报刊体制改革,以技术创新带动报刊产业升级;坚持完善和加强报刊管理长效机制建设,为报刊业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、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。

  《规划》对报刊业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、工作要点、保障措施等,均有比较具体的部署。“新的报刊业‘十二五’规划令中国报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。同时,《规划》发展思路清晰、具体内容明确,对中国报业未来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。”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余清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。

  目标明确,任重道远

  《规划》对未来5年我国报刊业的发展提出明确目标:“十二五”期末,实现千人拥有日报100份,人均消费期刊3.1册。报纸出版业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.5%,期刊出版业平均增长4%。实现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综合性日报20种,期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大众服务类期刊30种。未来5年我国将形成10个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,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、跨行业、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。

  这些目标与2006年12月31日出台的《新闻出版业“十一五”发展规划》中的报刊发展目标??到2010年,报纸出版预期达到2030亿印张、500亿份;期刊出版预期达到140亿印张、30亿册;预期实现国民百万人均年消费期刊2.4册,每千人拥有日报90份,报纸普及率每户平均0.3份??相比,增量并不很大,这反映出《规划》更强调报刊发展方式的转变。

  目前我国拥有1939种报纸、9884种期刊,数量虽多,但普遍小、散、弱。因此,兼并重组,壮大实力是必然的发展方向。《规划》提出,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将减半,这一硬指标将决定一些经营不善、效益不佳的报刊要退出市场,更多的出版资源将向实力强大的报刊出版传媒集团集中。

  对于分规划提出的目标,《出版发行研究》常务副主编郝捷认为,“规划提出的任务目标,是基于几年来报刊业在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的,这个规划是实在和可行的。举个例子,规划中提出‘十二五’期间要实现期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大众服务类期刊30种,其实,这个目标现在基本上已经实现。这几十种期刊就是这些年来期刊界改革的结果,也是实现‘十二五’规划目标的基础。但关键不在这里,而是规划中提出的要在‘十二五’期末,形成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10家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集聚中心。这里的关键词有两个:‘辐射能力’和‘集聚中心’。这两个关键词我认为强调更多的是效能,也就是我国期刊业在国内和国际传播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。这一点在规划中对分类期刊发展目标的规定中也能清晰地显现出来。”

  传播能力首次被重点提及

  以往报刊业强调舆论引导能力,很少把“传播能力”与“舆论引导能力”并提。《规划》首次重点提及“传播能力”,对提高报刊的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五项具体措施:一是加强全国重点报刊传播能力建设;二是推动地方报刊传播能力建设;三是加强报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;四是实施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项目;五是创新体制机制,建立全国统一、便捷高效、覆盖广泛的新型报刊发行体系。

  在网络时代,伴随新媒体的崛起与报刊业生存形势的深入发展,如何提高报刊业的传播力已经成为其决胜媒体市场的不二命题。传播力作为产业制高点,是报刊业发展的内在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。《规划》对这一问题的重视,充分反映出管理部门对报刊业未来发展的清醒定位。

  五条加强报刊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措施,不仅对全国重点报刊和地方报刊传播力建设提出要求,对于报刊“走出去”战略也给予指导,将其纳入重点扶持范围。同时,《规划》深刻认识到学术期刊发展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,提出具体发展目标;并对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给予足够重视,鼓励有条件的党报党刊与邮局合作共同组建发行公司。

  《新华每日电讯》副总编辑陈凯星认为,“舆论引导能力侧重社会责任范畴,而传播能力更侧重产业发展范畴。二者并提,表明报刊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,要扩大自身的产业辐射力、影响力。” (未完,接下期)

  (摘自《传媒》 作者: 杨驰原、彭 波)

China Media Group,All Rights Reserved

电话:(0898)6625 5636

办公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国兴大道15A号全球贸易之窗